聚焦六大核心议题,质谱产业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7月10日,第八届质谱仪器研发论坛暨怀柔质谱产业发展论坛-质谱产业发展座谈会顺利召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分会质谱仪器专家组秘书长周志恒主持座谈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欧阳劲松、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理事长刘长宽、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敖小强、衡昇质谱(北京)仪器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高光晔、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GCMS产品专员栗真真、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怀柔硬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佘凌霄等嘉宾出席座谈会。
会议围绕质谱仪器国产化定义及市场占比情况、资本与市场如何推动质谱产业规模化、产学研合作如何加速质谱成果转化落地、国产质谱仪在核心部件(离子源、检测器等)研发中的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针对成果转化,希望政府匹配什么政策,以及配套怎样的服务,提升转化落地效率及成功率、以及对于怀柔在建的精密加工共享服务平台,建议具备的精密加工服务能力类型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指出,质谱仪器国产化需以更开放的视野重新定义发展路径。当前国产设备在中低端应用场景已实现性能与国际产品基本接轨,部分产品甚至在特定指标上形成差异化优势,但在更高端领域,国际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在规模化生产、核心部件稳定性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资本投入在长期回报预期下保持审慎,部分企业仍处于技术积累与市场验证阶段,需通过细分市场深耕逐步构建竞争力。同时可推动“用户+制造商”模式,让科研院所与用户单位深度参与研发,通过反馈倒逼技术迭代,减少重复研发与资源浪费。针对核心部件当前存在的问题,需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培育专业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生态。
人才培养与持续研发投入对推动国产质谱发展至关重要。建立专业人才梯队、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才能加快突破当前瓶颈。会议特别肯定,政府出台的政策组合拳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7月9日,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精准支持怀柔科学城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计划推出20条重磅政策,为科学仪器与传感器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高达3500万元,助力企业加速发展。此次发布的政策聚焦于怀柔科学城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涵盖从关键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企业集聚发展、企业做大做强以及应用场景拓展的全链条。旨在构建完善的成果转化体系、健全的产业生态和蓬勃发展的创新平台,推动怀柔科学城成为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如此类一系列举措不仅缓解了企业生存压力,更通过规则引导推动资源整合,为国产仪器自主可控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出国家推动高端制造发展的战略定力与决心。此外,会议还对其他行业问题进行了讨论。
国产质谱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院所、企业及政府等多方协同发力。本次交流会为各方搭建了凝聚共识、共话发展的平台,期待以此为契机,推动国产质谱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中形成更多务实合作,助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交流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