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以人才铸就自强之路——记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闭幕式

2025.5.30

  2025年5月25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波谱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天津医科大学协办的“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正式闭幕。本次会议为期两天,以“交叉学科驱动的波谱学创新与融合”为主题,报告内容聚焦液体、固体(含DNP)、低场和成像核磁共振波谱、连续波和脉冲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以及国产化仪器研发等前沿领域,通过大会报告、技术报告、墙报等形式开展深入的经验交流。

  自北京波谱会议召开以来,会议始终以“波谱当自强”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继承前辈波谱自强意志同时,持续激励更多波谱领域从业者不断发光发热。为此,北京波谱会议设立“北京波谱年会终身成就贡献奖”、“北京波谱年会杰出贡献奖”、“北京波谱年会优秀青年奖”等多个奖项,奖项设置涵盖老、中、青全年龄段,以激励波谱工作者不断进取。

  重磅奖项

  作为波谱年会的重头环节,各重量级奖项在在中科院化学所向俊锋研究员(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剑锋教授(右)的主持下进行颁发。

image.png

  北京波谱年会终身成就贡献奖

  吃水不忘挖井人,为感谢并铭记老一辈波谱人为波谱事业做出的贡献和努力,北京波谱年会特设“北京波谱年会终身成就贡献奖”,旨在奖励在北京波谱届工作30年以上且做出突出贡献者。自2021年至今,已有包括徐广智、宁永成、赵保路、李立璞、严宝珍、王金凤在内的6位专家获此殊荣。2025年,获得此项殊荣的为卢景雰和陶家洵两位老师。

终身成就奖.jpg

北京波谱年会终身成就贡献奖获得者:卢景雰(左二)、陶家洵(右二)

  卢景雰老师:196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后从事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研究。1988-1990年赴美进修,1990年加入北大医学部相关重点实验室。她从事ESR研究超50年,曾研制高灵敏度谱仪获奖,建立多种实验方法,成果获多项奖励,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学生10多位,出版专著1部。2004年退休后仍返聘服务,2015年为北大购脉冲顺磁共振谱仪。

  陶家洵老师:1964年毕业于北大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后获核燃料化学、物理化学理学硕士,师从徐光宪院士。1981年起在清华分析中心从事核磁共振仪器管理服务、科研、教学实验等相关工作。因严格验收进口仪器,并且及时通报全国近十所院校,终于使中国获16万美元索赔。自从事波谱工作以来,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著有多部波谱相关书籍。

  波谱自强之路如同攀登一座没有顶峰的高山,前人的努力都在为后人铺设更高的台阶。而波谱自强的发展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接力赛,自强精神的传承将无数科研工作者串联起来,怀着共同的目标,奔赴波谱事业的高峰。作为北京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组织,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协会波谱专业委员会为国内波谱仪器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在致敬老一辈的同时,还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持续不断地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波谱工作者。

  在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上,主办方新增设了“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杰出贡献奖”(60岁左右)、“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优秀青年奖”(40岁左右)、“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青年人才奖”(30岁左右)和“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特别贡献奖”(京外理事),本年度获得“杰出贡献奖”的为清华大学李勇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刘扬研究员;获得“优秀青年奖”的为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刘国全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唐明学教授;获得“青年人才奖”的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中心电子顺磁波谱岗位工程师李文郁、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核磁应用工程师唐娟;获得“特别贡献奖”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主任王雨松高级工程师、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学院王英雄研究员。

  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杰出贡献奖

杰出贡献奖.jpg

清华大学 李勇(左二)、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刘扬(左二)

  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特别贡献奖

特别贡献奖.jpg

中科大理化科学实验中心 王雨松(右二)、太原理工大学 王英雄(左二)

  北京波谱年会优秀青年奖

优秀青年.jpg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 刘国全(右二)、北京科技大学 唐明学(左二)

  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青年人才奖

青年人才 拷贝.jpg

清华大学 李文郁(左二)、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唐娟(右二)

  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优秀青年论坛奖

青年论坛 拷贝.jpg

  一等奖:清华大学化学系李文郁;

  二等奖:中科院精密测量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王佳鑫;北京理工大学蒙泽锐

  三等奖:中科院化学所黄子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翟紫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庆

  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优秀墙报奖

墙报拷贝.jpg

  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重点实验室陈爽

  二等奖: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史永超、清华大学化学系陈阳荣

  三等奖:首都师范大学周意璇、天津医科大学杜习姿、北京大学王丽娟

  杰出贡献奖报告

  作为杰出贡献奖的获得者,清华大学李勇教授、中科院化学所刘扬研究员分别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验及成果。

李勇.jpg

报告人:清华大学 李勇 教授

报告题目:有无色铜(Ⅱ)配合物吗?——15冠5铜(Ⅱ)

  众所周知,铜(Ⅱ)化合物一般显示蓝色、绿色或黄色等颜色,铜(Ⅱ)离子具有3d??-??电子基态。而在BF?乙醚溶剂中却能得到罕见的无色15冠5铜(Ⅱ)配合物,顺磁共振研究表明此时铜(Ⅱ)离子具有3d_z?电子基态。李勇教授在报告围绕有无色铜(II)配合物展开,通过研究15冠5类冠醚,发现其可形成五角双锥型3dz2基态铜(II)配合物,借助EPR系统分析,3+还明确了相关条件下配合物形成及跃迁情况,证实15冠5能形成无色Cu(II)溶液。

刘扬.jpg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刘扬 研究员

报告题目:谈谈科学生涯中的一点点感悟

  刘扬研究员在报告中分享了其从事电子顺磁共振科研工作收获与感悟,讲述了波谱学与其它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之间的关联。报告中,他谈及与电子顺磁共振结缘过程,介绍自由基检测技术,阐述生物自由基重要性,还分享从植物体系到衰老相关疾病等研究经历,建议从事研究研究工作思路要开阔、不断学习。

  青年报告论坛

  青年报告论坛作为年会挖掘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始终以‘波谱当自强’为精神指引,致力于为青年学者搭建学术展示与交流的舞台。本次年会特别设置12个青年论坛报告及墙报展示环节,鼓励在读学生与青年科研工作者分享前沿成果,以新生代的创新活力续写波谱事业的传承篇章。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刘艳红高级工程师(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莉莉副研究员(右)主持了本届年会青年论坛。

王佳鑫 拷贝.jpg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王佳鑫

报告题目:低场固体核磁共振魔角旋转谱仪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宦澍雨 拷贝.jpg

报告人:北京大学医学部 宦澍雨

报告题目:基于光/声激发的瞬态自由基体系构建及潜在应用

黄子阳 拷贝.jpg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黄子阳

报告题目:基于核磁共振波谱的多孔环糊精交联高分子材料的多尺度结构表征

许忠凯 拷贝.jpg

报告人:天津医科大学 许忠凯

报告题目:自由基-极性交叉策略合成对位单取代trityl自由基

翟紫薇 拷贝.jpg

报告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翟紫薇

报告题目:磷酸化异染色质蛋白1alpha(pHP1a)在液-液相分离环境中与染色质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_刘弈畅 拷贝.jpg

报告人:北京工业大学 刘弈畅

报告题目:光/电有机合成中顺磁性活性物种的原位分析

蒙泽锐 拷贝.jpg

报告人:北京理工大学 蒙泽锐

报告题目:烯酮链接多孔高分子材料的快速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李文郁 拷贝.jpg

报告人:清华大学 李文郁

报告题目:磁共振实验室研究进展:电子顺磁白蛋白功能检测与低场核磁实时监测建材凝结过程

徐立刚 拷贝.jpg

报告人: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 徐立刚

报告题目:固体核磁共振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动力学研究

周佳昕 拷贝.jpg

报告人:天津医科大学 周佳昕

报告题目:水溶性杂化多自由基极化剂及高场动态核极化性能研究

冯迪拷贝.jpg

报告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冯迪

报告题目: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固态发酵食醋真实性鉴别研究

冯迪 拷贝.jpg

报告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庆

报告题目:超低场核磁共振谱学研究

  精彩报告分享之后,现场与会专家、学者对报告内容以及在展墙报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并通过现场投票的方式,评选出“2025年北京波谱会优秀青年论坛奖”和“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优秀墙报奖”。

投票现场 拷贝.jpg

投票现场

墙报答疑 拷贝.jpg

墙报答疑现场

  培训答疑

  首创除了奖项之外,2025年北京波谱年会还新增培训答疑环节,中科院化学所向俊锋研究员主持该环节。其介绍到,借助其他相关协会学会的经验,本年度波谱年会在北京波谱年会的宗旨下,首次开展培训答疑环节,旨在通过设置培训专场,邀请引路人与老前辈分享经验,搭建快速学习通道,助力行业青年成长。

  本次会议暂未设立专门的培训学院,经与与会专家商议,特采用提问式答疑形式作为简化版培训。向俊锋研究员特别提到,当前行业从业者大多非专业科班出身,自身及同行多在岗位实践中摸索成长,因此希望通过分享过往经验,帮助新人规避学习弯路、加速能力提升。其希望参会者积极提出从业过程中关注的专业信息,如若现场未能解答的问题,后续分会将协调相关专家有针对性的回应,以促进知识交流与青年能力提升。

image.png

清华大学杨海军高级工程师(左)、太原理工大学王英雄研究员(右)分别就相关问题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了答疑。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关闭